华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普惠金融中的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应用模式研 [复制链接]

1#

普惠金融中的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应用模式研究

中国银行余姚分行课题组

胡巍芦静娜

摘要:

在全新市场格局下,中小企业成为市场上推动行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由于信用水平低下,资本规模过小、管理模式混乱等问题,中小企业在银行融资业务中难以获得长期发展资金支持。年两会报告指出,要“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只有解决“融资难”问题,才能完全释放中小企业的市场活力。

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作出多方研究和多种探索,其中新兴供应链融资模式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的公认方法之一。供应链视角下的融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有利于打破现行融资固化模式,利用全新风控体系和风险评估对象为未来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提供新思路。同时,在我国从放型经济建设进入创新性经济建设的经济转型时期,供应链融资研究与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增长目标完全相一致,是中小企业创新型经济的有力助推器。

供应链融资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利用供应链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也尚处尝试阶段。本文致力于研究供应链融资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风险。首先,通过梳理历年来的文献资料和现有数据分析,掌握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融资现状,从企业、社会、银行三个方面解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症结。其后,引入供应链融资概念,利用供应链融资的三种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随之,系统地阐述不同于传统融资方式的供应链融资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实践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实际案例和产品应用对供应链融资的实践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设性意见。

一、供应链融资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机制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现状与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小企业始终是推动经济向前的主要力量。截至年,我国规模以上共有家企业,而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就共有家,占总体企业数量比率超过97%,见表1。同时,中小企业在总体工业产值上的比率逐年增长,为我国贡献了超过60%的产值,见表2。正如王基建与白玉学者所言,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在保持充分就业、确保社会经济运行稳定发展、优化整体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合理布局等方面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

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却不容乐观,截至年第一季度,全国所有金融机构总贷款余额.56万亿元。其中,涉及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约24万亿元,仅占总贷款余额的23%左右。一份来自中小企业协会的融资状况调研简报显示,在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因素中,融资困难位列第二仅次于宏观经济因素,占比23.5%,如图1。而关于市场贷款供应量的调查中,34%的企业都表示市场贷款供应量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贷款需求,如图2。

图1中小企业限制发展因素调查结果

数据来源: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研简报

图2中小企业市场贷款供应量调查结果

数据来源: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研简报

关于融资渠道,调查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条件严格,一般企业素质难以获得资格。狭窄的融资渠道下,银行间接融资方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选择之一,占比达到58%,但是其中58%的企业都表示融资成本过高,难以负担。透过这份报告不难发现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但是可获融资资金有限,融资渠道狭窄。作为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目前在我国数量比重最大、最为活跃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成为束缚其发展的最严峻问题之一。

2.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融资是涉及多个主体,流经多个体系,穿插时间与空间的复杂过程。将社会资金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引导至需要的企业中要面临多种因素影响,这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从主体上探讨,原因主要包含企业、银行、社会三个层面。

2.1企业层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国利用资产总额或雇员人数,以及营业收入作为划分中小企业标准。中小企业一般指在雇员人数、经营规模、资产总额等方面与同一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处于劣势的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内,中小企业的资产总额小、管理制度混乱导致其在面对市场风险时更难调整,风险时抗击能力也更为羸弱,有更大的可能不得不被迫面对破产的窘境。除此之外,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信息不明确、缺乏厂房、机器的等高额抵押物品等信用高风险特征,银行必定会采取拒绝贷款的方式来保证自身资金安全。

陈晓红学者曾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归结为由于中小企业本身所存在的经营短板导致其市场竞争能力落后,于是市场资金分配过程出现偏差。由于财力物力有限,考虑到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和大量同质企业激烈竞争的市场状况,银行的资金往往更倾向于向有保障的大企业靠拢。而且中小企业贷款多用于生产过程,极有可能由于市场滞销而难以脱销产品,直接还款来源不明确。资信低下、抗风险能力弱、竞争落后、还款来源不明确都是企业存在的融资障碍物。

2.2银行层面缺少有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完整的信用评估得以对企业进行信用划分,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部分优秀的中小企业难以摆脱银行对于整体中小企业的“信用低下”标签,出现了一种隐秘的融资歧视。梁文玲学者在文章中曾提出企业所有制性质的歧视性融资现状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有银行考虑贷款往往是根据企业性质决定资金分配,而不是企业的经营效益。部分国企、央企凭借其标签更易获得资金,而中小企业即使凭借较好效益和前景也无法获得贷款。

银行的贷款前期调查往往冗长而复杂,需要核实多项资料,与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的特点背向而驰。等到贷款审批完成,中小企业也已经丧失了好的融资档口。而且,商业银行多年来享受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红利,在规模快速扩张时怠慢于改革创新,为控制信贷风险,往往过分依赖于抵押物贷款这一传统的风控产品。随着中小企业发展进程加快,这种创新停滞下的产品供给与中小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而且,我国银行现有的抵押品管理体系存在人才缺失,物品管理疏松等多项不足。为了满足贷款数量繁多,抵押物杂乱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势必需要占据商业银行更多的精力与资金。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银行更加愿意追求更具有吸引力的大企业贷款。

2.3社会层面早在年,林毅夫和李永*学者将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规模进行对比思考后曾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本是由我国银行组织结构的缺陷引起的。我国的直接融资方式尚处于起步阶段,*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仍为最主要的资金融出机构,分别净融出万亿元和万亿元,占全市场净融出规模比重合计超过90%。章和杰学者也曾指出大陆目前还没有*策性和专业性中小企业银行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原因之一。大型银行长期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占据了大量金融资源和市场份额,但中小企业与大银行的规模非对称导致其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

截至年底,共有约万户中小企业在人民银行登记信用信息,建立了信用档案,在地(市县)层面建立了多个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相比起全国超过0万的中小企业数量,信用档案采集任重道远。大量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全国信用体系,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识别和管理成本较高。由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薄弱,银行为避免丧失款项出现谨慎贷款的现象。除此之外,聚焦于我国的担保制度后发现,我国目前的担保市场中制度约束紊乱,急需整顿和规范。首先,我国担保市场的参与主体鱼龙混杂,大多数担保企业资本不足,实力弱小,难以负担高额担保。其次,我国的担保制度中的风险机制不完善,道德风险上升,担保企业代偿常常难以实现。担保制度的落后直接导致了部分具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失去贷款机会。

(二)供应链融资概念

1.概念解读几个世纪以前,在国外就已出现供应链融资的初始形态,保理和存货融资等产品被应用于贸易融资。年,一整套以仓储物流为基础的融资规则在美国《仓储法案》的基础上演变而成。供应链融资最初的商品融资形态随之兴起。理论往往是实践的总结,供应链融资概念在长期实践中逐渐浮出水面。随着全球化贸易的深化,研究发现优化供应链运作机制后衍生的金融服务有助于协调社会资金分配和缩减生产成本。于是,供应链管理从最初的物流、信息流管理层面逐渐扩大到解决资金流瓶颈和降低融资成本的财务价值层面。至此,供应链融资的概念才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从国外学者Timme正式提出供应链融资这一思想后,几十年间供应链融资被反复解读。5年Hofmann.E将供应链融资概括为物流、金融和供应链管理三个研究领域的连接点。Dan,S对于供应链作出了新的理解,他认为从订单发出到结算完成的整个交易过程都是属于供应链融资的流程,而在这条流程线上的每一个节点中的中小企业都有融资的需求。直至今日,学界对于供应链融资的定义最终确定围绕于链状结构,上下游,三流合一等名词。

本文将供应链融资归纳为在信息流、物流、现金流的综合分析和准确控制基础上,提供给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一种灵活高效的融资模式。简单的来说,供应链融资指向的实质是利用供应链企业间交易的现实存在性和核心企业的授信低风险性,帮助上下游中小企业提高授信比率,盘活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产,减轻资金压力。供应链融资将核心企业作为整条资金闭环链的出发点,结合其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1+N”式的纵向链状整体单位,将原本银行传统一对一的融资模式转变为变相的一对多融资形态。

2.相近概念辨析在现实中,其概念往往与产业链金融、贸易金融相混淆。一般而言,产业链金融由于相同的链状融资特征被别称为供应链融资。但是产业链金融概念实则更为广泛。供应链融资聚焦于“核心企业”,并延伸至其上下游的需求满足,纵向链状条理更为直接,局限于行业内部,由于对于核心企业的条件要求严格,其融资门槛也更高。而产业链金融是同一产业内横向及纵向的分工合作产生的金融服务,更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